close

準備文化的東西有時也是一種享受,會看一些平常看不下去的書,但很多書都對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啟發甚多,沒去想過的問題常常當頭棒喝的竄出來,像這本書有個段落我覺得很有道理,就算在書堆中煎熬與要自己打字的辛苦也要分享給大家

以下節錄自《漢寶德談文化》中〈文化建設的政策與方向〉

老一輩的先生們,有他們自己的精神生活,他們大多德高望重,從早年的西方教育中走回來,沉潛在反省與觀照的舊式讀書人的藝術中,生活中無非是字畫古玩、詩文酬酢,好像我們還在十九世紀。他們有這樣的素養,大多因為他們成長在傳統的士家中,早年曾接受舊式的生活教育。有些先生即使後來留洋學科學,還是免不了回過頭來追念古老的中國文化。自此而後,越是年輕的一代,傳統的教育基礎越低,又沒有真正受過西方的教養,所以難免缺乏文化的水準。年輕的一代,既不懂得國畫,又不知道西畫,他們形成了文化沙漠的骨幹。最近若干年來,政府吸收了不少青年才俊,地方又選出了若干年輕有為的領導人物。但除了極少的例外,這些領導人物都是在商業與政治上成功,卻沒有文化上的準備。這不能怪任何人,文化的修養必須通過生活教育。我們的社會正逐步開放中,在領導階層加入大量奮鬥成功的青年是完全合理的現象,可是我們不能否認新進的領導人物沒有能力領導文化建設。他們都是最近幾十年來教育制度中的產物,我國原是最重視生活教育的民族,自古以來就講究「禮樂射御書數」,不知為什麼到今天竟淪落為純生活工具式的教育。雖然「德、智、體、群」是我們的口號,但除了上課、考試,竟拿不出一點法子。即使認真的實現了這些教育目標,其中也看不出有文化、藝術的教養在內......我們今天等於一個大暴發戶,突然在短短幾年中,累積了不少財富,可是不知道怎麼在生活中處理這些財富。

我覺得這段真的是實話,就算今日我們生活中衣食無虞,對即將到來的百貨公司週年慶蠢蠢欲動,但最後得到的始終是很表面的物質滿足,這些滿足並不會為我們生活、心靈上增加多少改變,只會週而復始日復一日,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會越來越缺乏,通俗的消費習慣卻是日益高漲,我們終究淪為會賺錢的機器,冷冰冰毫無生氣,古代的文人,雖然沒有便利進步的現代文明,他們卻過的瀟灑自在、安逸逍遙,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有部分的原因應該是心靈上的充實,從古籍(無論哪種,如詩詞、小說、經史子集等等)中可以發堀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與樂趣,甚至面對死亡都是灑脫的,如稽康臨刑前,他泰然自若,對著學生和圍觀的民眾,要來古琴,彈了一曲《廣陵散》。曲終,說道:“過去袁孝尼多次要學,都被我拒絕。《廣陵散》從今以後成絕響矣!”,在即將死亡的前夕,他只嘆息一首琴曲要失傳,這是真正的置死生於度外的表現,不要說那麼遠,現代人待人處世與應對方面感覺總是欠缺的一些溫厚,常常傷人的話、舉動就衝口而出、失手而做,大陸那邊更是如此,說話超級直接,這種現象有部分原因是我們喪失了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中庸與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大陸經過文化大革命連孔子都不見蹤跡...

在論語中,孔子就已經教過這些道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竹氏會箋:「有言,謂有善言也。」

有德的人必定有言,有言的人不一定有德。德是德行,言是有益於人的言語。有德行的人說話不會害人,只想對人有好處,所以必有有益之言。但有有益之言的人,或是言不由中,或是能說不能行,所以不一定有德。

仁源於德,德源於道,有道德的仁人作道德之事,必然勇為,無勇不能成事,便不能成為仁者,所以仁者必有勇。有勇的人雖然勇於作事,但若不與道德相合,便不算是仁,即使奮不顧身,也只是無意義的匹夫之勇,所以勇者不一定有仁。

這段顯示有道德的人說話是助人的,但就現況而言,我們大家應該都是小人(默...)

當然,古代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有些也迂腐不堪,但是有助於現在社會趨向美好的東西我們理應保留傳承下來,而非一味全盤的追求當代的流行與時尚,我想,如果我們能學會1/10古人的灑脫胸懷與溫厚品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應該是受益無窮:)

結論:閱讀是有益身心健康與充實內在涵養的活動,無論是何種書籍(像我就很愛看小說XD或翻閱史書詩詞之類的),培養閱讀習慣超級重要,但是要有興趣時所看的書才會進入內心,所以買書很關鍵,有時候當下不想讀,哪天心血來潮就會拿去翻,只要看進去了,無形所累積的文化資產是無法想像的,也許有一天會有所幫助唷!範圍大至社會,小至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淡淡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